中国旅游在线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冲浪

开展公益创业,让非遗“飞”出大山,热爱志愿服务的他大学生活好精彩

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

视频剪辑 向一帆

实习生 罗莹桔


(相关资料图)

00:25

考上研究生后选择支教一年、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大山地区果农将深山好物卖向全国、让非遗文化“蝴蝶歌”飞出大山……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许逸的大学生活是十分精彩的。

大一入学时,许逸加入学院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后,受支教之旅与团队队长的影响,心中埋下了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种子。大学期间,他曾奔赴贵州、湖北、青海、安徽等 26 地开展各类志愿实践活动,公益创业遍地开花。近日,他入选湖北省第九届“长江学子”自强奋进人物。

爱心支教,耐心劝学

“本科期间,我曾参加过多次支教活动,感觉支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。”2019年本科毕业,已考上本校研究生的许逸作出一个决定:加入学校研究生支教团,前往广西富川莲山镇支教。未来的一年时间里,他成为了广西富川莲山镇初级中学初一(7)班担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。

在这所全寄宿学校,早上5时30分起床,晚上10时30分休息是日常作息,他的生活始终围绕学生转动,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、生活与安全负责。而初一正值叛逆期的学生,为他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不少挑战。

班上小李(化名)不爱读书,某天下午趁老师不注意便偷跑出校。许逸发现后马上与小李爷爷取得联系,随后骑着电动车,一个个村地分头寻找。顶着冬日的寒风,许逸从下午一点一直找到晚上11时,终于在亲戚家找到了小李,但她始终紧锁房门,不愿返校,许逸只好第二天一早再来接她。

“当时她正在吃早饭,看到我来了,便一粒米一粒米地吃,我就这么等了将近一个小时,最终在她的亲戚和爷爷劝说下随我回到了学校。”许逸说,回校后没多久小李又再次偷跑出校,这一次她直接回家了,小李爷爷妥协地说,不愿读书就让她留在家中做农活吧。

自那之后,许逸每天下班都会骑着电动车到小李家中,跟他们讲9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,晓之以理动之以情,在连续一周的劝说下,小李终于愿意重返学校。

“那天爷爷将她送回学校的时候,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,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像我这样的老师,把孙女交给我比交给他儿子都放心。这句话让我终生难忘,即使过程很苦很累,但我觉得很值得。”许逸说道,之后小李一直在校学习,如今初中毕业后即将在职业学校读幼师专业。

虽然时间已过去两年,许逸一直心系学生,与学生们保持联系,“他们拿我当朋友,遇到问题时喜欢与我沟通交流,我便给他们支招,从正面引导他们。”担心学生们中考后各奔东西,自此很难聚齐,于是今年五一假期许逸特地抽空重返支教学校。

开展“清橙计划”,助农又助学

在广西富川支教期间,一个偶然的机会,许逸及其支教团成员发现当地颇负盛名的纽荷尔橙,价格仅在2元左右,而同等品质的橙子在武汉,却能卖到5元以上。经过考察,许逸和团队成员发现,该地每年都会有许多外地经销商大批收购当地橙子,转手卖出高价,但果农并未受惠。

于是许逸与团队成员决定利用大学生优势,不让“中间商赚差价”。“我们在网络平台上给当地橙子做直播带货,指导村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,同时与学校取得联系,搭建宣传与合作平台,将广西脐橙卖到学校,卖到湖北。”许逸说,当年他们就帮助果农卖出3000多斤橙子。果农获得经济效益后,每卖一箱橙子,还会为团队捐赠2元作为公益基金。随后,他们用这份公益基金买来一些文具、书籍,奖励给支教的学生和一些贫困学生,并把项目取名为“清橙计划”助学活动。

如今“清橙计划”已打造为学校的品牌项目,累计卖出橙子几万箱,不仅助力产业振兴,帮助村民获利数万元,也为贫困学生筹得公益基金数千元。

让非遗“蝴蝶歌”飞出大山

广西富川的蝴蝶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然而学习的年轻人很少、传承途径受限,曾一度面临失传。在支教期间,许逸及支教团成员联合当地政府部门,同富川黑山村村支书商量后,经过志愿团队、公益企业、农村合作社等多方协助,成功发起“瑶寨非遗,让蝴蝶歌飞出大山”项目,开发游客与村民“同吃、同住、同歌、同舞、 同劳作”的体验模式,打造富川黑山村特有的文化体验游形式。

与此同时,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子,许逸及其团队结合专业优势,不断扩大蝴蝶歌的宣传渠道。

“我们通过视频直播、制作微电影、发布网红短视频,在线上的平台增加它的曝光度,吸引流量,后来又与我们计算机学院的一些优秀学长取得联系,通过‘斗鱼’、‘去哪儿网’等官方平台去推动蝴蝶歌的宣传。”许逸说道,他们与黑山村蝴蝶歌队取得联系,组织蝴蝶歌音乐剧表演、蝴蝶歌会,同时与当地部门一起筹措建立蝴蝶歌博物馆,不仅吸引许多外地游客,也吸引黑山村外出务工的青年人返乡参与建设。

至2021年,该项目成功帮助黑山村2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,在带动村民就业,为村民摆脱贫困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助力乡村振兴、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,曾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公益创业大赛银奖、中国青年志愿者公益项目大赛银奖。

学生时期,许逸将投身志愿事业作为人生的航向标,将志愿服务当作一辈子的事。如今即将入职一家银行工作,他说今后自己将继续承担好社会责任,在工作之余也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